中國翻譯界泰斗許淵沖逝世,享年100歲
來源:中國新聞社 作者:中國新聞社 時間:2021-06-17 07:43
據報道,我國翻譯界泰斗、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先生于6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百歲翻譯家許淵沖 杜洋 攝
許淵沖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許淵沖的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2010年,許淵沖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8月2日,許淵沖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畢業于西南聯大外文系的許淵沖,擇一事,終一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學翻譯,希望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

4月18日,中國翻譯界泰斗、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淵沖先生的百歲生日。北京大學舉辦“許淵沖先生翻譯思想與成就研討會”,慶祝許老百歲眉壽。圖為研討會現場許淵沖講話。 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我實事求是,不叫狂”
國際譯聯在“北極光”頒獎詞中說,“我們所處的國際化環境需要富有成效的交流,許淵沖教授一直致力于為使用漢語、英語和法語的人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他將大量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和法文,并將一些重要著作從英、法文翻譯成中文”。
他的中譯英作品《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段鲙洝繁挥霭娼缭u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

百歲翻譯家許淵沖在家中接受采訪。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他曾自稱“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名片上也如是印著,因而被一些人詬病“狂妄”。
“我覺得我正常,人家做不到(我做到),這算狂嗎?”他反問記者。“我這是實事求是,不叫狂。”
家人告訴中新社記者,老先生囑咐過,如果他去世了,墓碑上就刻名片這兩句。
2017年,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他提出自己的“小目標”是一百歲前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記者問及“小目標”的進展情況獲知,如今已完成一半,因翻到不喜歡的劇本,遂決定先行擱置。“我對《暴風雨》很不滿意,人物、地點都不滿意,寫得很牽強,我不喜歡,所以我反正是不想翻了。”
“公布過計劃?(計劃)也可以改嘛,不喜歡就不做了嘛。”
說到計劃,還是有的。許淵沖正在寫《百年夢》,是對之前自傳的補充。“爭取能一天寫一頁,一頁寫一年。”
“莎士比亞我不翻也有人翻。但是《百年夢》,我不寫就沒人寫了,像我這樣一百歲寫東西的人不太多了,我走了就實在沒有人再寫我這個歷史了。”
“寫到哪里了?現在已經寫到初中了。希望可以在百歲生日之前寫完吧。”

許淵沖興致勃勃翻看舊照片。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對“美”的追求貫穿一生
夫人照君2018年去世,大間臥室便一直原樣保留。很多兩人合影照片,顯示了伉儷情深。

書架上的照片滿是回憶。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一張老式的三屜木書桌,桌沿磨損到已經露出原木紋,手肘的地方尤為明顯。臺燈下有兩張夫妻合影照片,書桌右手的放大鏡下,是一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許淵沖最新譯作——王爾德戲劇精選集(中英雙語)》;書桌正上方,懸掛著一幅老友寫給他的字,白底些微泛黃,顯見時日久長,“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

許淵沖的書桌前懸掛友人書法,“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2021年,許淵沖即將付梓出版的翻譯新作是亨利·詹姆斯的The Portrait of a Lady。前人譯作“一位女士的畫像”,許淵沖譯為“伊人倩影”。
“‘一位女士的畫像’,說老實話看到的題目不想看書了。‘伊人’我是根據詩經來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多美妙啊。portrait可以是畫像,也可以不是,美麗的影子、倩影比畫像好得多。”
“翻譯是一個樂趣,我翻的比原來的好。從某個意義上說,我這個譯文甚至比原文更美。”
對“美”的追求,貫穿許淵沖的一生。
家人透露,老先生曾堅持凌晨兩點下樓只為賞月。2017年,他騎自行車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那晚正是中秋。沉醉于月色中的許淵沖,從此告別自行車。“您為什么喜歡看月亮啊?”“嘿,月亮美呀!人生就是追求美呀,美好的東西不看,看丑的東西呀。必須要看,不看怎么能翻得出《靜夜思》呢,所以別人都翻不好,我翻得好啊。”在下樓散步的時候,拄著拐杖的許淵沖如是對記者說。
86歲時,許淵沖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當時被醫生認為最多還能活7年。邁過百歲這個門檻,回看當年,幾乎可以笑談。“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我不管還能活多久,認真享受每一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老人家當年的一番話,放到現下依然有著鼓舞人心的力量。
滾動新聞/Rolling news
·中國翻譯界泰斗許淵沖逝世,享年100歲
·提升中國文化外譯的學術活力
·“漢學與人類文明”高端論壇暨漢學學科論
·烏克蘭基輔格里琴科大學成立烏首家漢學中
·海外漢學界的揚州研究
·紀念翻譯家江楓先生活動在京舉行
·中阿青年漢學論壇在成都舉行
·“漢學研究大系”專家咨詢會在北京語言大
·龍安志《尋找中國》系列圖書啟動儀式成功
·漢學||英國漢學界的“玄奘”
·林?。骸爸袊膶W在其他國家反響比較平淡
·“早期中國的書寫:在文本內外”國際論壇
·黃卓越主編《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陸續出
·首屆中尼文化發展翻譯與出版論壇在加德滿
·“中拉思想文化經典互譯工程”評審結果公
·關注學術的新趨勢:早期中國的書寫
·歐洲著名故事《櫻桃山公羊案》中文繪本出
·首次環球智利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2019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座談會在京
·聽國際漢學家“云端”講述北京故事
·中國翻譯界泰斗許淵沖逝世,享年100歲
·提升中國文化外譯的學術活力
·“漢學與人類文明”高端論壇暨漢學學科論
·烏克蘭基輔格里琴科大學成立烏首家漢學中
·海外漢學界的揚州研究
·紀念翻譯家江楓先生活動在京舉行
·中阿青年漢學論壇在成都舉行
·“漢學研究大系”專家咨詢會在北京語言大
·龍安志《尋找中國》系列圖書啟動儀式成功
·漢學||英國漢學界的“玄奘”
·林?。骸爸袊膶W在其他國家反響比較平淡
·“早期中國的書寫:在文本內外”國際論壇
·黃卓越主編《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陸續出
·首屆中尼文化發展翻譯與出版論壇在加德滿
·“中拉思想文化經典互譯工程”評審結果公
·關注學術的新趨勢:早期中國的書寫
·歐洲著名故事《櫻桃山公羊案》中文繪本出
·首次環球智利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2019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座談會在京
·聽國際漢學家“云端”講述北京故事
學者訪談/Interview 更多>>
- ·半個世紀的中國研究——訪澳大利亞
- ·索尼婭·布雷思勒與她“中國模式”
- ·翻譯牽動文學命脈 ——訪韓國著名翻
- ·鏈接中國:在澳洲研究漢學
- ·深研儒佛之道——梅約翰教授訪談
- ·翻譯與研究:站在中國文學研究的前
- ·感受中國,書寫中國 ——訪加拿大著
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亞著名漢學家,早年畢業于墨爾本大學,后獲英國劍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澳大利亞國立...
人物簡介 索尼婭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國作家,2005年畢業于巴黎第十二大學,獲哲學與認識論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巴...
金泰成(???),韓國著名翻譯家,韓國漢聲文化硏究所所長。1959年出生于韓國首爾, 畢業于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 獲文...
鄧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蘭漢學家和翻譯家,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漢學系教授,現任《新西蘭亞洲研究雜...
梅約翰(John Makeham) ,著名漢學家,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拉伯籌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代中國哲學》(M...
伊維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蘭的達倫(Dalen),在荷蘭萊頓大學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學。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詩人、翻譯家和油畫藝術家。早年曾就讀于蒙特利爾大學,獲文字學與語言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