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吳芳思《留學北京》出版
完整書名:《留學北京: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的經歷》
出版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年3月版
導讀:
這是一本詳述外國留學生在老北京生活的點滴的書,讓我們了解中國人在“文革”中經歷的痛苦生活時,體味外國留學生在中國所受的“悲喜交加”的待遇。
同時,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在“文革”末期,依舊政治環境動蕩,作者吳芳思通過一個外國人的眼睛,用細膩、鮮活的筆觸,生動記錄了中國那一段獨特的歷史;以真實、具體的人物及事件,再現了特定年代中不同地域的社會情狀。
1975年,作為英國文化委員會和十名赴英學習的中國學生的交流項目,吳芳思和另外八名英國學生到北京學習了一年。中國學生都知道他們要干什么:學習英語,以便繼續進行“文化大革命”??墒撬麄儏s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
吳芳思和同班的中國學生一樣,有半年時間在工廠里,跟制造火車頭的工人們在一起;或者在農田里,向農民學習如何捆白菜;在泥水里,學習如何插秧……其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度過的。每個星期六上午,有兩個小時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是必修課。此外體育課也是必修的,包括練太極劍、推鉛球和扔手榴彈。……
但她還經歷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這一“文革”最后一次大規模政治運動,以及1976年清明悼念周恩來活動等一系列事件……
作者:吳芳思(FrancesWood),英國著名的漢學專家,長期擔任英國圖書館中國部負責人,對中國文化與典籍有較深的了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曾留學北京。近年已經退休,現在生活在倫敦。
著作有:《馬可·波羅去過中國嗎?》(1995),《華人與狗不許入內:中國通商口岸的生活,1843-1943》(1998),《留學北京: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的經歷》(2000),《中國指南》(修訂版,2002),等等。
全書目錄: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
第二章 典型的革命生活
第三章 第一本漢語教材
第四章 交通規則
第五章 起士林餐廳
第六章 決心書
第七章 冰冷的床單
第八章 第一次向遺體告別
第九章 兩首詩和又一次葬禮
第十章 嚴寒
第十一章 不是大學而是晴雨表
第十二章 外交事務
第十三章 我的“流毒”
第十四章 反面教材
第十五章 朝鮮英語
第十六章 不會插秧
第十七章 消防隊員
第十八章 盛夏和第三次追悼會
第十九章 假期和地震
第二十章 余震
第二十一章 案又翻過來了
- 上一篇:《一戰華工在法國》中文版北京面世
- 下一篇:羅鵬《裸觀:關于中國現代性的反思》出版
- ·索尼婭·布雷思勒與她“中國模式”
- ·翻譯牽動文學命脈 ——訪韓國著名翻
- ·鏈接中國:在澳洲研究漢學
- ·深研儒佛之道——梅約翰教授訪談
- ·翻譯與研究:站在中國文學研究的前
- ·感受中國,書寫中國 ——訪加拿大著
- ·以語言與藝術為橋梁的漢學研究
人物簡介 索尼婭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國作家,2005年畢業于巴黎第十二大學,獲哲學與認識論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巴...
金泰成(???),韓國著名翻譯家,韓國漢聲文化硏究所所長。1959年出生于韓國首爾, 畢業于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 獲文...
鄧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蘭漢學家和翻譯家,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漢學系教授,現任《新西蘭亞洲研究雜...
梅約翰(John Makeham) ,著名漢學家,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拉伯籌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代中國哲學》(M...
伊維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蘭的達倫(Dalen),在荷蘭萊頓大學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學。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詩人、翻譯家和油畫藝術家。早年曾就讀于蒙特利爾大學,獲文字學與語言學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攝影家。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致力于漢...